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虫控百科

虫控百科

鼠类传播的疾病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3日    阅读次数:970

一.鼠疫
 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 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鼠疫主要的传播媒介是鼠蚤,蚤类吸入含病菌的鼠血后,其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在其前胃内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消化道,当在叮咬其他鼠 或人时,吸入的血受阻反流,病菌亦随之侵入构成感染。蚤粪亦含病菌,可因搔痒通过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其它吸血虫媒,如硬蜱,臭虫, 虱子等,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携带鼠疫菌。
 人与感染鼠疫的动物(包括家畜),媒介昆虫,鼠疫患者及其尸体,带菌分泌物和排泄物和排泄物直接接触皆可引起感染。人们猎取或剥食旱 獭是常见的直接接触感染途径之一。剥食患病啮齿类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在自然疫源地得到某种 程度控制情况下,尤其首发病例,由于猎取旱獭等经济动物而经皮接触感染,更具重要意义。
二.出血热
 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80年代中期以来,本病年发病数逾已10万。目前该病流行范围广,病死率高,危害较大,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出血热的典型症状为:
 1.发热:这是出血热最基本的症状,不同的出血热,发热持续的时间和热型不完全相同,以蚊为媒介的出血热多为双峰热,各种症状随第二次发热而加剧, 流行性出血热和新疆出血热,则多为持续热。
 2.出血及发疹:各种出血热均有出血,发疹现象,但出血,发疹的部位,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
 3.低血压休克:各种出血热均可发生休克,但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流行性出血热休克发生最多而且严重。
 4.肾功能衰竭:以流行性出血热的肾损害最为严重,其他出血热也可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但多轻微,仅表现为轻到中度的蛋白尿。
三.鼠型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亦称蚤型或鼠型斑疹伤寒。由莫氏立克次体以鼠蚤为媒介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极低。
 地方型斑疹伤寒散发于全球,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以晚夏和秋季谷物收割时发生者较多,并可与流行型斑疹伤寒同时存在于某些地区。
 传染源大多为家鼠,如褐家鼠、黄胸鼠等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以鼠→鼠蚤→鼠的循环流行。鼠感染后大多并不死亡,而鼠蚤只在鼠死后才吮人血而使人受染。
因曾在虱体内分离到莫氏立克次体,因此病人也有可能作为传染源而传播本病。
 鼠蚤吮吸病鼠血时,病原体随血进入蚤肠繁殖,但蚤并不因感染而死亡,病原体且可在蚤体长期存在。当受染蚤吮吸人血时,同时排出含病原体的蚤粪和呕吐物于皮肤上, 立克次体可经抓破处进入人体;或蚤被打扁压碎后,其体内病原体也可经同一途径侵入。进食被病鼠排泄物污染的饮食也可得病,干蚤粪内的病原体偶可成为气溶胶,经呼吸道或眼结膜而使人受染。 螨、蜱等节肢动物也可带有病原体,而成为传病媒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