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虫控百科

虫控百科

蚊类传播的疾病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3日    阅读次数:915

一.疟疾
  疟疾原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严重疾病,现已广泛传播。病因是疟原虫,通过蚊虫的叮咬进入到人体的血液而引起发病,疟疾中最严重类型是恶性疟热型疟疾疟疾通过按蚊叮咬吸血时传播,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疟疾多发生在儿童身上,病人的发病症状通常表现为发冷发抖,继而出现高热、面色潮红、头痛、口渴、全身酸痛。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很快降至正常。 严重者可有剧烈头痛、精神错乱、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疟疾通过按蚊叮咬吸血时传播,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疟疾多发生在儿童身上,疟疾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发冷发抖, 继而出现高热、面色潮红、头痛、口渴、全身酸痛。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很快降至正常。严重者可有剧烈头痛、精神错乱、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疟疾在感染6—30天内开始出现症状,但由于抗疟疾药品的使用,且部分地投发挥作用,潜伏期可长达一年。疟疾的症状主要包括:
  1、高烧和间歇性的寒颤。
  2、头痛。
  3、恶心、呕吐。
  4、腹背疼痛。
  5、关节疼痛。
  恶性疟热型疟疾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并波及肾、肝、脑和血液。
二.丝虫病
  丝虫病是指丝虫(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所引起的疾病。   两种丝虫引起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严重危害流行区居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 
我国流行的只有班氏丝虫(Wuchereria bancrofti)和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马来丝虫主要寄生在上、下肢的浅表淋巴系统,尤以下肢为多,故以四肢症状多见; 班氏丝虫除寄生在浅表淋巴系统外,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中,如下肢、阴囊、精索、肾盂等部位,常出现泌尿系统症状。
  丝虫病的发病和病变主要由成虫及传染期幼虫引起。传染期幼虫经蚊叮咬侵入人体后,在淋巴系统内发育成为成虫。当雌雄虫体交配后,雌虫即产生微丝蚴,成丝状活动。 微丝蚴自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一般白天藏匿于肺的微血管内,夜间进入周围血液循环,具有明显的夜周期性。通常马来微丝蚴为晚8时至次晨4时,斑氏微丝蚴为夜晚10时至次晨2时。
  丝虫病的病变在淋巴管和淋巴结,由成虫的机械刺激或死后虫体分解产物的化学刺激,引起一系列反应性病变。
  1、急性期表现为渗出性炎症,淋巴结充血、淋巴管壁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沉积。 淋巴管和淋巴结内逐渐出现增生性肉芽肿反应,肉芽中心为变性的成虫和嗜酸性粒细胞,周围有纤维组织和上皮样细胞围绕,并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聚集,形成类结核结节。
  2、慢性期突出表现为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虫体钙化,淋巴结变硬,淋巴管纤维化,形成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 淋巴管的阻塞可致远端淋巴管内压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和破裂,淋巴液郁滞,淋巴管内蛋白成分增加。阻塞位于皮下,淋巴液不断刺激组织,使纤维组织大量增生,皮下组织增厚、变粗、皱褶,变硬形成象皮肿。 阻塞位于深部淋巴系统,则出现阴囊象皮肿、淋巴腹水、乳糜腹泻、乳糜尿等。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引起继发感染使象皮肿加重及恶化,甚至形成溃疡。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属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当人体被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病毒经皮肤毛细血管或淋巴管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进行繁殖,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侵入血循环,造成病毒血症,并侵入血管内膜及各靶器官, 如中枢神经系统、肝、心、肺、肾等,引起全身性病变。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及其他防御功能,如血脑屏障是否健全等。若脑部患有囊虫病时可以促进脑炎的发生, 病毒的数量及毒力对发病也能起一定作用,且对易感者临床症状的轻重有密切关系。机体免疫力强时,只形成短暂的病毒血症,病毒很快被中和及消灭,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但可获得终身免疫力;如受感染者免疫力低,感染的病毒量大及毒力强,则病毒可经血循环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利用神经细胞中的营养物质和酶在神经细胞内繁殖, 引起脑实质变化。若中枢神经受损不重,则表现为一过性发热;若受损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突出,病情亦重。
四.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为媒介进行传播。 其特点为急性起病,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后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定位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的登革病毒继续进行复制,再次释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引起临床症状与体征。 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亦可导致血管水肿和破裂。 登革病毒的复制可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再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病理改变表现为肝、肾、心和脑等器官的退行性变,出现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黏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出血。 皮疹活检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斑中有广泛性血管外溢血。脑膜脑炎型患者可见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脑软化。 重型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等。